90后入殓师:接触超5000位逝者

Huaxiafudi 2016年 4月 11日15:04:55殡葬服务评论阅读模式

90后入殓师:接触超5000位逝者

“90后”的李小宁是晋宁殡仪馆30位员工之一,她有遗体整容师中级证书,是一位入殓师。在这里,她将送“往生者们”最后一程。

90后入殓师:接触超5000位逝者

90后入殓师

晋福古园坐落在昆明市晋宁县郊,人们习惯称其为晋宁县殡仪馆。

这是一家从事殡葬行业的公司,有30余名员工,“90后”的李小宁(化名)是其中一员。她有遗体整容师中级证书,是一位入殓师。

晋福古园平均每天接8单业务,这也意味着李小宁从业3年以来,已经接触过5000位以上的往生者。

采访过程中,李小宁提到她不久前曾看过的一篇文章,说人一生顶多认识4000人,能保持交往的只有20个左右。

数据准确性暂且不谈,但李小宁可以肯定的是,她接触的逝者数量已远远超过了活人。

按照她的介绍,遗体送入殡仪馆后,将进行清洗、化妆、告别以及最后的火化。作为一名入殓师,每一步她都参与其中。

身形瘦弱,手指修长,戴圆眼镜,缄默寡言,走路即便脚踩高跟鞋也尽量保持安静,李小宁符合人们关于入殓师形象的所有想象。

她穿一身黑色制服,外面套有防护衣,推着卫生棺依次经过遗体暂存间、冷冻车间、清洗化妆间、火化车间,向记者演示逝者火化前的流程,神情极为专注,动作谨慎小心,仿佛棺椁里真的放有遗体。

“我会和他们交流。”李小宁说,“这既是安慰自己,也是安慰逝者。比如我会说,这位大哥你不要怕疼,我给你化妆,这样你会和从前一样好看。”

但事实上,由于往生原因各异,大多数人的“死相”很难看。

疾病、事故都会导致遗容变得让常人难以接受。“皮肤脱落、肤色乌黑、肢体残缺……”而这一切都需要李小宁通过清洗、化妆、穿衣等技艺,让他们更有尊严地离去。

遗体化妆间简单朴素,李小宁正在换上防护服,准备给遗体进行化妆等一系列工作。

在李小宁的记忆里,有一具尸体她至今记忆犹新。那是一位患老年痴呆走丢的老人,被发现时已溺死在河里。遗体接到晋福古园后,腐坏速度超出了90后入殓师的预计,不仅出现了“巨人观”,其腐皮、内脏等发出的恶臭更是让家人都退到了30米之外。

“那次我做得很不满意,只是稍微让他肿消了消,但头和身子还是不成比例。”不过与此相比,李小宁感触更深的是家人的态度,“他们退到了30米以外,只有我在他旁边。可以理解,因为真的味道太大了,一闻到就吐。但与此同时又觉得老人太可怜,如果是我,生命的最后肯定也希望是家人陪在身边。”

若不是出现在殡仪馆,这一套装备在美容店更为常见。

李小宁是甘肃人,生活中,身边并无家人陪伴。她的父亲在老家种地,至于母亲,则已离世多年。

对于女儿的职业,父亲全力支持,但他每每向亲戚朋友介绍却从未将“入殓师”三个字说出口过,“他一般就说,我女儿在昆明晋宁民政局工作。”

李小宁为了更好的为“往生者”们留下最后的样子,还专门到美容院学习了化妆的知识,而这一两支水彩笔,则展现了两种化妆的不同。“为了让他们脸上能更有光彩”李小宁告诉记者。

但即便如此,乡亲们也多少知道晓敏的工作和逝者有所关联。“过年时候,来我家的人少了。”李小宁说,不仅是父亲,关于“入殓师”一词,她自己也在刻意回避。李小宁的小学、初中、高中同学至今不知道这个同班女生的去向,也因此,李小宁本来就狭窄的朋友圈显得愈发逼仄。

李小宁不是没有考虑过从事这份职业可能带来的影响,甚至,一切都在她的预料之内。

在这个90后女孩李小宁看来,这份职业,值得尊重。人生本是痴,不悟不成佛,不疯不成魔。

一切准备就绪后,李小宁拉着“遗体”进入了化妆间。

“这份职业很脏。一方面我每天接触的都是各种腐败气体、疾病;另一方面,社会的眼光会觉得我做的事情‘不干净’。”李小宁说,她经历过太多次别人“绕道而走” 的情形了,“大家都是爹生娘养的,死人的活总得有人来做,为什么就不能平等看待?”李小宁的中学同窗有很多如今都是医生或者教师,她渴望像他们一样,也被贴上“神圣”的标签。

拧开酒精瓶盖,李小宁仔细的擦拭着“遗体”的每个部分。

事实上,李小宁不是没有机会当老师。按2009年甘肃高考分录取线,李小宁的成绩完全可以报考一所还不错的师范类院校。正式从事殡葬业前,她也曾短暂地在美容院当学徒。两个机会都可以让她远离“白事”,“但当时我翻报考指南,就只专门地找遗体整容专业。终于,在书的中间发现了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有相关专业,就毫不犹豫地填报了。而且只填了这唯一一个志愿,不服从调剂。”

擦拭完“遗体”后,李小宁用调色板准备让“遗容”更有光彩。“他可能有点黑,那我们就给他一个稍微亮一点的肤色吧。”一边演示,李小宁一边和记者说。

李小宁和殡葬业结缘有更深的原因,她称之为“执念”。

“高二时候,我妈妈因为癌症去世了。”

李小宁的母亲不幸罹患癌症,咽气后身体愈发肿胀,有在世时两倍大。

“妈妈以前真的很漂亮,但疾病把她折磨得不成人样。”李小宁回忆,就在这个时候,村里的“白事先生”出现了,他用酒精一掌一掌地拍遗体,谨小慎微地处理了两天,母亲总算依稀可见昔日的模样。

上好色,化好妆,李小宁告诉记者,往往这一步就要花去很长时间。

“这以前,我从来没有注意过村子里还有这样的人,就算知道,也和其他人一样,可能会戴上有色眼镜。但他在最关键的时候出现了,那个时候我真的觉得他做的事情很神圣、很伟大。生老病死,生、老、病都有人做,死的事情不应该只躲在角落。”

看完“往生者”最后一眼,李小宁把他送上了尚有余温的火化炉。

人生本是痴,不悟不成佛,不疯不成魔。

疾病、事故都会导致遗容变得让常人难以接受。“皮肤脱落、肤色乌黑、肢体残缺……”而这一切都需要李小宁通过清洗、化妆、穿衣等技艺,让他们更有尊严地离去。

从事殡葬行业的人,多少有些难言之隐。又如李小宁的一位火化工同事,小孩出生那段时间,每每回家,丈母娘都要烧黄纸,并让他在屋外呆20分钟才能进门。

“我以前很喜欢看恐怖片,入行后就没再看过了。”晋福古园另一位年轻的入殓师说。

“那你看恐怖片吗?”记者问李小宁。

“看啊。”

“你信神神鬼鬼吗?”

“信。”

“那你不害怕吗?毕竟你经手的都是尸体。”

“我信的是神,不信鬼。我相信他们会像妈妈一样,死后变成天上的星星保佑我。这样就没什么好怕的了。”

在告别厅,李小宁还要站在一旁做主持,除了这里,她还要和家属们在遗体下葬时发生联系,“每一部分的工作我们都要参与,这也让很多家属在过去很久后依然记得我。”

李小宁说,做这行要学会遗忘,不然不管自己心态摆得多么端正,工作的时间长了,难免会产生不好的影响。她会努力在一个星期至个把月间忘掉自己曾凝望过的一张张脸,可矛盾的是,她的枕边却摆着两双绣花鞋。

“这是一位奶奶送给我的,我帮她老伴入殓,奶奶非常高兴,就亲手给我绣了两双鞋。我每次化妆都会带着它们,看看鞋子,就觉得自己做的事情特别有意义。”

从告别大厅走出,遗体将被送往火化车间,这也是“遗体”最后的完整时刻。

这个行为,即便是在李小宁的同行看来,也多少有些“神经质”,大家想的都是避免回忆,李小宁虽然也在这么做,可她非得保留一些痕迹。

“这就是最后一眼,过了这道门,就分开了。”一位员工和记者说。

“只能说她真的很热爱这个行业吧,敬业甚至痴狂。”李小宁的同事评价道。

“再仔细地梳一个头。”尽管只是演示,但李小宁还是打开了吹风机的开关。

李小宁告诉记者,其实如今媒体报道的“90后”入殓师,他们之间大多相互认识,不少都是校友甚至同窗,是一个很小的圈子。圈子里部分人从事这份工作是由于家庭的原因,普遍贫困而殡葬行业就业压力小,于是便做起了“死人活计”。至于她自己也有出于分担父亲压力的考虑,但真正根深蒂固的却是那位“白事先生”的影响。为此,她没有报考师范类院校,没有留在美容院,而是毅然决然地选择陪伴逝者,送他们最后一程。

不过,虽然李父支持女儿的工作,晓敏却从未将自己选择殡葬行业的心路历程告诉过父亲。

在化妆间的最后一个步骤是放上鲜花。“接下来就要到告别厅去了,这也是最重要的一个环节。”

“你父亲知道吗?”记者问。

“不知道,我不让他知道。”

“为什么?”

“就是不想让他知道。”

“那如果他知道了呢?”

“没有如果。”

言及此,李小宁哽咽难继。

郑州墓地网更多关于殡葬行业从业人员资讯:

每一个职业,都值得我们尊重-殡葬行业从业人员不应该被冷眼相对

揭秘-入殓师月薪上万 多与同行结婚

揭秘殡仪馆内不为人知的神秘职业:火化工和入殓师

 

文章末尾固定信息
weinxin
我的微信
微信扫一扫
Huaxiafudi